top of page

【議題策略】行銷公關宣傳與社會運動策略

  • 作家相片: newhumanbeingborn
    newhumanbeingborn
  • 2015年12月10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總編輯 / 陳實庵

文 / 韋苓欣

革命的浪潮儼然低盪的當代社會,階級革命運動被抹除進入各項分殊的議題當中,我們稱之為「社會運動」,那是對於不同議題進行不同策略發想、打點、有效改變大眾的一個行動,主要是想要藉著運動過程趁勢能教育群眾自我改變,而非外力如法律般的強制性遵守,因此每個運動都有其潛在的目標對象,而本文就簡述以行銷模式的方法,如何實踐社會運動的議題。

首先我們可以先看見議題是要如何達成目的,有些目的是虛的、而有些目的則是實質的目標,可以分成短期、中期、長期的時程,放在眼前的是急迫的議題,必須立即性的回應與改變,訴諸手段得快一些,否則忽略時機點,就會落得一場空。每個議題都有長期的最終目標,能否達成則是其次,是一個理想的存在。

再來是目標群眾在哪裡的問題,不同的群體存在著不同的慾望,我們利用市場區隔的方式將其分殊成具有異質性的一群群,每次目標都是要利用組織的主要資源,去打動這些符合我們組織理念的群體,也得打造對其量身訂做的吸引策略。

每個運動組織及團體都有他們對於理念的沿革,就當成是品牌理念來看待,包裝自己的理念很重要,運動組織的議題等同於行銷上的產品存在,所以我們也可以分析其產品的內在性質如何被展現,他人如何看待參與運動的難易度(如價格),如何能夠接觸的此議題(通路),以及在何種場合要採取某種趨同的身段(促銷),來使議題理念(產品)達到最佳的效益,我們要特別注意此議題本身所具有的影響力為何、有什麼重要的特質、參與議題有何代價、以及如何設計議題對外的訊息、最後則是媒體通路的建立。

運動很重要的一個點是開記者會,開記者會前就得先寫好採訪通知、新聞稿,以備給到場的記者快速的理解議題,如同品牌產品發表會一般,事前要寫公關稿、由公關發信給熟識的媒體朋友以求業配或置入。社會運動的親近媒體也會頻繁出現在各種場合,而每個運動組織都會有一個被稱之為媒體聯絡人的存在,於每個記者會的期間頻繁與記者進行互動,期許它們可以讓自己的議題達到最好的露出效果,以致於參與社會運動的過程常與寫新聞稿,把議題說得繪聲繪影,就像是把產品講得萬紫千紅一般,都是很重要的技能,如果沒有把產品說清楚的能力,那品牌形象(運動目標)將會失色許多。

同時間,每個議題不見得只有一個組織在打,那麼就會出現一個很重要的步驟,市場區隔化,也就是切割出明確的守備範圍,這邊是你的、那邊是我的,不要造成重疊與衝突,合作的時候可以擴大成共同戰線聯合站台,但分別回到各自議題時則是不要互搶,這是市場的默契,而新產品搶市的過程中,很可能得面臨跟舊市場主佔品牌進行激烈爭奪,無論是以降價或促銷來搶奪市佔率,都是必要的手段,而產品的生命週期則會隨著邁入成熟期後逐漸衰退,畢竟要讓議題永續延燒是不可能的,議題的存在本身就是為了消滅。如同產品的消滅才能創造新產品的上市。

因此,整體而言社會運動的簡易策略步驟為:1. 進行環境分析,找出焦點為何,要解決何種問題而發展此組織。2. 選擇目標對象,誰才是你要呼喚的群眾,沒有全拿的這種事存在。3. 設定短中長程目標,沒有一步到位的可能性,只有不斷的在過程當中修正才可能前進。4. 分析目標對象與其他競爭者在哪裡,具體踏實的理解群眾位置,直指目標,同時避免跟競爭者起激烈衝突。5. 發展自己特殊(梗很多)的市場策略,對於自己議題的特殊性理解後,用擅長的模式去打動人群。6. 隨時調整進入運動的門檻與條件,不是僵化的頑固需求,而是不同時期調整。7. 溝通順利,也會讓整個行銷的順暢度提升,讓人感受到你具有堅定的意念與理念。8. 製造訊息(梗多),將你的理念與議題核心內涵說明清楚清晰。9. 善選媒體工具,如你的議題目標對象不在網路上,怎麼做網路文宣都是無效的。10. 隨時監控與評估組織目前的能力到哪裡,像是人力盤點、資源的多寡、先前議題的後續追蹤。11. 建立預算與長期規劃,發展資金來源(如會員、群眾募資等),力求吸引力高可獲得贊助。12. 每個行動都要進行預先規劃,而非盲目衝動行事。

總歸一句,做社會運動或許要比操作品牌還要更具謀略一點,消費者市場還能以消費者調查進行理解,但公眾民意此等抽象層次並非輕易的就可以完整掌握,唯有長期發展與深耕群眾,才能夠讓自身議題不被壓制與忽略,持續的產生影響力,進而達到理想的目標。


 
 
 

Yorumlar


©2015  新生版權所有。

  • Grey Facebook Icon
  • Grey Twitter Icon
  • Grey Google+ Icon
bottom of page